主页 > 普洱茶新闻 > 选茶思考:看人收茶还是只看名气收茶?
2017年05月21日

选茶思考:看人收茶还是只看名气收茶?

 清代道光年的《普洱府志》记载:
茶产普洱府边外六大茶山,茶味优劣别之以茶山,首数蛮砖,次倚邦,次莽枝,其地有茶王树数围,土人以牲醴祭之,次漫撒,次攸乐,最下则平川产者名坝子茶。
此六大茶山之所产也。其余小山甚多,而以蛮松产者为上,大约茶性所宜,总以产红土带砂石之阪者多清芬耳。茶之嫩老则又别以时,二月采者为芽,茶即白毛尖。三月四月采者为小满茶,六七月采者为谷花茶。熬膏外,则蒸而为饼,有方有圆,圆者为筒子茶,为大团茶,小至四两者为五子圆,拣茶时叶黄者名金崦(虫旁)蝶,卷者名疙瘩茶,每岁除采办贡茶外,商贾货之远方。
仔细琢磨这段话,其实可以解释我们心中的很多困惑,比如说“茶味优劣别之以茶山”,这说明了纯料茶的认识早就存在,并非今天才有,只是今天的纯料概念又有所区别。
再比如说,“茶之嫩老则又别之以时”,这与今天的情况既类似又不类似,今天的价格是,春茶贵,秋茶次之,雨水再次之,采摘的老嫩程度则三季茶差不多。古代不是这样,春茶唯芽以贵,至于是一枪一旗还是一枪二旗则未记录。
而这句,“最下则平川产者名坝子茶。”或者点明了今日山头茶流行之因,也解释了何为坝子茶。
今日所谈,则与其第一段话有关。
易武往象明方向走,就是蛮砖茶山,曼庄大寨的对面是八总寨,八总到曼迁的中间就是曼松,再往前可以看见“加布”、“习空”两座古茶山,再走,倚邦、革登各在不同的方向相望。
现在古茶山都在修旅游环线,道路已经很好走了。
蛮砖茶我认为是被严重低估的茶。
当然,这与今天的茶叶价格相关,指的是总体的平均价格。
举例而言,听到曼松茶,大家都会感觉到多贵都可以接受,听到蛮砖茶大家感觉就一般,然而,曼松本身就是属于蛮砖的啊,同时一个村委会,很多人下意识地把曼松往倚邦靠,而刻意忽略掉蛮砖,曼松紧邻的曼迁茶山就有标标准准的古茶树,既没有台刈过,价格也甚至比不过曼松的小树茶,这是什么道理?
我自己是很喜欢蛮砖茶的,蛮砖茶厚重苦涩,新茶的阶段并不容易讨人喜欢,尤其是从龙井茶口感转过来喝普洱的群体,既无法接受其苦,更无法接受其涩。
我们说能化,或者说轻,不喝普洱的人看起来都是不真实。也确实,蛮砖茶得存放,存放之后,那种厚重的感觉才会出的来。
吃面的时候我们会说“筋道”,蛮砖茶就是这种有“筋道”的茶。
蛮砖的阿福面相憨厚,略胖,是个福人,平时话不多,酒量奇大,喝斤高度白酒面不改色,只是话多了一点,普通话汉话香堂话夹杂,我听了似懂非懂。
他算是这一带做高端茶比较早的人,我问他曼松茶怎么样,他笑笑,不答话。其实曼松茶好多年前李惠老师就带我去过茶地看过,就站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那颗古树下面,我问曼迁的村长,这颗有多少产量,他比了两个指头:“二两。”
我的文章“曼松真的有古树?”图片展示的也是这颗古树,这就可以表明是言其少,而不是无。
可惜,很多人不看文章,只看标题。
今年上山,遇到勐海一个开厂的,她说今年茶没有,就收了一百斤曼松,一百斤薄荷塘,旁边和我一道的朋友估计是实在忍不住,“噗嗤”笑了起来。
来源:吴疆说普洱
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:18183548350
 1499219178129211.jpg 
 
 1515987672357163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