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普洱茶新闻 > 史上最全的福鼎白茶详细介绍
2017年05月21日

史上最全的福鼎白茶详细介绍

一、福鼎白茶简介
福鼎白茶,微发酵茶,因其成品芽头肥壮,满披白毫,如银似雪而得名。其汤色杏黄晶亮,入口毫香显露,鲜爽甘醇,是茶类中的特殊珍品。白茶源自福建省福鼎市,系中国六大茶类之一(白茶系)。因长期出口,故少为国人得知,近年来转为内销,逐渐成为茶业界新宠。随着唐宋饮茶风潮在国内茶会的盛行,白茶因其自身“煮老茶”的特点而再次风靡全国。而在全面提倡自然,健康的饮食文化背景下,白茶也因其“最为天然的日晒工艺”和“保健功效”成为倡导健康茶人的首选。
二、福鼎白茶的种类
因采用鲜叶原料的区别和制作工艺的差异,福鼎白茶分为: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(贡眉)、新工艺白茶、紧压白茶等。
白毫银针(满披银毫,形如针挺,毫气香郁)
白牡丹(白茶仙子,一芽一、二叶,茶气温婉)
寿眉(贡眉)(久煮药香茶气浓郁,回味悠长)
新工艺(茶香多样,回甘内敛,转换渐快)
紧压白茶(历久弥新,甘甜枣香,汤色渐红)
三、福鼎白茶的特点
1、天然:不炒不揉,纯日晒,零添加
2、保健:三降三抗的功效,更具清热解毒特性
3、美容:国际一线化妆品采用白茶作为美容提取物
4、时尚:星巴克销售“白牡丹”广受好评
5、丰富:拥有众多衍生产品,如茶枕、日用品、化妆品、保健品等
6、储藏:可长期储藏,且越陈越香,极具升值价值
四、福鼎白茶的储存特点
福鼎白茶在自然条件下,经萎凋、低温干燥加工而成,也属于微发酵茶类,储存过程中,白茶的多酚氧化酶和其他各种酶类还会持续不断起作用,把其中的茶多酚、咖啡碱、茶氨酸、脂类、碳水化合物等物质转化为芳香类物质、茶黄素、茶褐素等,使白茶的滋味与汤色不断出现变化,也使白茶更耐泡。
福鼎白茶在不同的储存储存条件下,都会出现化学反应,生产的物质具有不可预见性;如果在良好的储存环境中,老白茶会出现很好的香气和滋味。南方和北方储存白茶,由于气候不同,湿度差异很大。白茶在福鼎和南方地区,内含物转化速度快,北方则慢。
储存白茶关键点是茶叶一定要干燥,含水率要低,用锡箔纸包装茶叶可以避光,密封保存。茶叶用大包装比小包装储存的效果好。白茶的外包装物都是用杉木做的箱子,杉木的气味和茶味能够和谐地混合,如今木箱由于成本和环保问题较少应用,已改用纸箱包装。马口铁包装白茶效果最佳,但在包装物里要衬入白纸,再装进茶叶。
经过走访福鼎制茶师和长期的存储实践,长期储存白茶的方法应当注意如下几点:
1、茶叶的含水率,国家标准为7%,但要长期储存白茶,含水率一定控制在5%以下。
2、储存环境应当是干燥、常温,无异味、湿度在60%以下的地方,在水泥房储存底板要用木架支撑。
3、包装物,一种用纸箱包装的,内包装最好用2层,用塑料膜和锡箔纸包装茶叶,外用纸箱;木箱包装的同样处理。另一种用马口铁包装(最好能装1公斤以上的),直接用纸张衬底,装满茶叶。也可以存放在陶瓷制的缸内(陶瓷的密度高低对白茶的存储有何影响,还没有进行对比。)
4、注意地区差异,纬度高的地区气候干燥,适于长期储存,但在茶叶内含物转化之前,最好在福鼎原产地保存3年以上。
5、储存过程中,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轻易打开包装物,让空气进入茶叶中,加速其氧化。
五、福鼎白茶的器皿
1、玻璃杯:可观芽形,茶底汤色,尽收眼底。
2、紫砂壶:汤味渐浓,适宜老茶,茶气浓郁。
3、白瓷盖碗:茶艺观赏性强,器型淡雅,可观汤色。
4、陶煮茶壶:当地较为喜好的民用器皿,更加适宜白茶的煮茶特点。
六、福鼎白茶的提炼
区域标志性符号:太姥山,国家5A级风景名胜,世界地质公园,以夫妻峰为标志性景观,峰险、石奇、洞幽、雾幻,是白茶发源地。
本土白茶:家家均有陈年茶(老茶),遇家人感冒.上火等小疾时,煎煮后可替药用。
畲族:闽东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,其服饰色彩艳丽,流传至今采茶女称之为“白茶仙子”。
煮茶:白茶因其药性,当地喜好煮饮。也因其新茶其性寒凉,故煮茶转换温性。老茶可因煮后更为浓郁,药性尽显。
陶罐冷茶:当地有饮用老茶碎片煮茶饮用的习惯,大锅煮制后放入粗陶土罐中放凉。带入田间做农闲茶饮,也可泡食米饭。可隔夜存放三天左右,凉饮不涩,不沉淀,味甘醇。
七、福鼎白茶的历史发展
尧帝:蓝姑煮茶济世........(最早的白茶传说)
唐朝:陆羽《茶经》记载....(白茶来源的最早记载)
北宋:千年白茶出土........(迄今最早的白茶文物)
明代:《煮泉小品》记载....(白茶天然工艺的最早表述)
民国:1915巴拿马金奖......(白茶获国际大奖)
2008:奥运主题茶砖........(世界最大的白茶砖)
2010:中国驰名商标........(白茶品牌得到认可)
2011:英国皇室婚礼用茶....(白茶国际盛典)
2013:茶.一片树叶的故事...(央视纪录片专题报道)
2014:福鼎白茶号动车......(茶界第一列动车)
2015: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...(白茶再次闪耀世博会)
2016:央视双频道直播开茶节...(央视连续两年对白茶直播)
(1)上古时代的白茶
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。”神农尝百草遇毒时,正是从茶树(古代称荼)摘下鲜叶咀嚼而解毒,从而认识了茶的药用价值。福鼎流传这样一个传说:太姥山古名才山,尧帝时,有一位蓝姑在此居住,以种蓝为业,为人乐善好施,深得人心。她常用将所种的绿雪芽茶芽叶晒干储存,小儿麻疹发作时,教村民如何煮茶治疗麻疹,因此,救活了无数小儿。人们感恩戴德,把她奉为神明,称其为太母,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。到汉武帝时,派遣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,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,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。太姥山古白茶的起源与神农氏尝百草不谋而合。
上古时代尚无制茶法,人们运用的自然晾青的茶叶“萎凋”工序,就是一种古老的制中草药方法,有的学者认为古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。湖南农业大学的杨文辉教授认为白茶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之,比绿茶诞生还要早2000多年。理由是先人用采摘的茶叶最初作药用,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,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,便将采集的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,干晒的方法属于白茶制法的范畴,这是茶叶加工的开端。茶学界专家陈椽教授同样认为“如现时制白茶,可以说是制茶起源时期。”
(2)古代白茶的发展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