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普洱茶文化 > 不可不知的茶叶简史
2017年05月21日

不可不知的茶叶简史

三皇
公元前2700以前 传说"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",是人类利用茶叶之始 《神农本草经》
西周
公元前1100~公元前770 武王伐纣时,巴蜀已用所产之茶,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的最早记述。周武王伐纣时在公元前1066年,据此,我国有确切记载的茶事,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《华阳国志》
东周(含春秋)
公元前770~公元前403 晏婴相齐景公时,食脱粟之饭,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。表示春秋时茶已作为菜肴 《晏子春秋》
西汉
公元前206--25 司马相如(公元前179--公元前118)的《凡将篇》记载蜀地中草药材中有"庄诧",是茶作为中药材的较早记载
马王堆西汉墓(墓葬时间公元前165--公元前160)出土文物中有「 (即jiǎ)一笥(即箱)」竹简文、「笥」木牌文与「荼陵」石官印。是茶作为陪葬物品较早的史料
王褒《僮约》中有"烹荼shen具"、"武阳买荼"之载,可见茶已成为日常待客饮料,四川一带已有茶叶市场,是茶作为商品交易的最早记载(公元前59)
杨雄(公元前53--18)的《蜀都赋》载有"百华投春、隆隐芬芳,蔓茗荧翠,藻蕊青黄",是最早提及茶的辞赋
甘露禅师吴理真於四川蒙山植茶
东汉
25--220 华佗《食论》提及"苦荼久食,益意思",是提及茶药理功能的较早记述

三国
220--265 张揖《广雅》提及"荆巴间采荼作饼…若饮先炙之令色赤,捣末置瓷器中,以汤浇覆之,用葱姜máo之。其饮醒酒,令人不眠"。说明当时茶系作成饼块状,便於运输,又利於防潮。饮用时捣末加入葱姜瀹饮,是较早提及茶叶制作及调饮的史料
《三国志·韦曜传》提及东吴国君孙皓密赐韦曜荼荈以当酒,是"以茶代酒"的最早记载
西晋
265--316 张载《登成都楼诗》中有"芳荼冠六清,溢味播九区",左思《娇女诗》中有"心为荼庄剧,吹嘘对鼎 ",孙楚《出歌》中有"姜桂荼庄出巴蜀",等是较早咏及茶的诗.盛易祥。
杜育作的《庄赋》是现存最早以茶为主题吟咏茶事的赋文
傅咸《司隶教》提及禁蜀姥卖茶粥;《江氏家传》提及西晋时摊贩卖茶;《晋四王起事》记述"惠帝蒙尘还洛阳,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"。可见西晋时茗饮已普及,上至王公下及走卒
郭璞注《尔雅》云:「树小似栀子,冬生叶,可煮羹饮。今呼早取为荼,晚取为茗,或一曰庄,蜀人名之苦荼。」
东晋
317--420 《中兴书》提及陆纳以茶果宴请谢安;《晋书》:「桓温为扬州牧,性俭,每yàn饮,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。」都是以茶推行俭德
 弘君举《食檄》:「寒温毕,应下霜华之茗;三爵而终,应下诸蔗、木瓜、元李、杨梅、五味…」规范以茶待客礼法,主客寒喧后,奉茶三杯,进茶食
南北朝
420--581 南齐武帝遣诏以荼代三牲为祭,天下贵贱,咸同此制。为我国最早以茶为祭礼的记载(493)
陶弘景(456--536)《杂录》记载:"苦荼轻身换骨,昔丹丘子,黄山君服之",丹丘子和黄山君都是传说中的神仙,可见当时视茶为养生仙饮
《洛阳伽蓝记》载南齐王肃初降北魏,不喜羊肉、酪浆,每饮茶必一斗,惯食羊肉、酪浆后谓茶为酪奴。北方士大夫就轻蔑地将茶称为酪奴,可见当时南方虽盛行饮茶,但北方尚未普及土耳其人至蒙古边境以物易茶 (475)

581--618 《隋书》记载,文帝开皇年间(581--600)饮茶治头痛。隋朝统一全国后,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更加便利,饮茶风尚进一步在北方传播

618--907 饮茶传入韩国(新罗)
(632--646)文成公主出嫁吐番松赞干布,教藏人喝茶。(贞观15年,641)
《开元文字音义》引用「茶」字
封演《封氏闻见记》载降魔师大兴禅教,推行打坐可以饮茶相伴。(开元年间713--741);封演《封氏闻见记》记载「于是茶道大行」,「自邹至京邑城市,多开店铺煎茶卖之」。记述当时北方茶馆兴盛;封演《封氏闻见记》载蒙古(回纥时期)驱马市茶,开了茶马交易先河 (756--758)
王敷《茶酒论》论茶与酒,将茶饮与酒饮相匹配(玄宗天宝742--755后)
唐代宗在顾渚山建贡茶院。(大历5年,770)
怀海(720--814)制订《百丈清规》规范茶供养诸法,形成禅宗茶礼
颜真卿为陆羽三癸亭写《题杼山三癸亭》,为中国最早之茶亭  (大历8年,773)
陆羽(733--804)著《茶经》,为世界上第一部茶业专著  (780)
唐德宗始创茶税,十取其一 (建中4年,783)
唐德宗为喝吴兴紫笋而设「急程茶」 (贞元5年,789)
吕温(774--813)等以茶代酒行「曲水流觞」
日僧最澄携茶子回国,种於比睿山,是茶种传日最早记载 (805)
日僧永忠奉茶嵯峨天皇,天皇下诏植茶进贡,形成弘仁茶风(810--824)
皎然《饮茶歌》:「孰知茶道全尔真」,最早提及「茶道」(760--840)
宪宗宰相李德裕(787--850)为喝惠山泉而设「水递」入唐使金大廉持茶种子回国,新罗王使植地理山,为茶种传韩最早记载(828)
文宗对茶实行专营专卖 (太和九年,835)
阿拉伯人soliman编著有关茶的报告书,是最早的外国茶书(850)
僖宗赐法门寺自用鎏金银茶具,1987出土后现存陕西扶风法门寺 (咸通15年,874)
张又新作《煎茶水记》,现存论泉最早专书,(约827)
苏廙(yǎn)作《十六汤品》,是论点茶技法最早专书
北宋
960--1127 太宗在建安设官焙,专造北苑贡茶,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(太平兴国元年,976)
蔡襄(1012--1067)监造小龙团,著《茶录》
江休复《嘉复《嘉佑杂志》:蔡襄与苏舜元斗茶,舜元以天台竹沥水胜襄。(1056--1063)
神宗颁茶马法 (熙宁7年,1074)
徽宗著《大观茶论》包括地产、天时、采摘、蒸压、制造, róng辨等二十目,倡导茶学,弘扬茶文化 (1107--1110)
北宋末,民间盛行分茶(又称茶百戏,水丹青)
南宋
1127--1279 陆游(1125--1210)作与茶有关的诗三百余首
荣西於1911年自中国带回宋点茶用具及茶籽初种於九州背振山,1207年由其弟子明惠上人植於宇治,后逐渐广植於伊势、骏河、川越、是宇治茶、伊势茶、静冈茶、狭山茶(琦玉县)之起源。1212年荣西著《吃茶养生记》,对日本饮茶推广影响很大
审安老人著《茶具图赞》,对宋点茶器具有较完整的描述及图绘(咸淳5年,1269)